谈名利

发布者:纪检监察网发布时间:2013-06-04浏览次数:50

谈名利

来源:清风论坛

“名利”一词说起来,既宽泛,也具体;既表示收获,也表示诱惑。

  名利之心人皆有。但名利又像一束魔绳,困惑人、缠绕人,处理不当,就可能为名所累,为利所伤。对待名利,在不同人的身上有不同的价值。而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更是大有说道。

  名利是无时不在的诱惑。常言道:“当党员的,做事不能贪图个人名利。”检点我们生活中的行囊,人人难免会遇到名利得失的考验,或提职晋升,或发展受限;或一帆风顺,或事事艰辛;或贪图享受,或甘于清贫。这种种情形如影随形,关键在于自己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名利。“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雨几晴和,愁雨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这是做过七品县令的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上告诫自己不要追名逐利而写下的诗句,同样可以警示当下我们的干部要管住自己,“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否则,贪得再多、捞得再足、地位再高,待到东窗事发时也只能是南柯一梦,每个党员干部应引为鉴戒。

  如何看待名利,是检验一个人品格的试金石。对共产党员来说,个人追求是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名利”,有些人看之重,追之切,而另一些人则视“名利”淡如水。在我们身边,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无不是慎独慎微、淡泊名利的坚守者。焦裕禄心中有“民利”,鞠躬尽瘁做工作,从不考虑个人名利,活着受人敬仰、死后令人怀念;袁隆平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各类荣誉,冷静待之,将奖金捐赠以表彰科技工作者和扶植新人……他们那种“名利于我如浮云”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于那些整天汲汲于名利、戚戚于富贵的人来说,不啻是一服促醒剂。

  时下,的确有少数党员干部,恶实干而好虚名,吹泡泡、说大话,不仅不为民谋利,还与民争利。共产党人不是不要名,这名首先是勤廉之名,是创先争优之名;不是不要利,这利首先是国家的利、是为人民谋福利。“争名于朝,夺利于市”,绝不是纯粹的共产党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说过,一个自觉的革命家和一个普通人不同之处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区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我”的态度不同,是唯我呢?还是忘我?是事事以我的利益为出发点,还是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而要达到忘我境界,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就不能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就要有不图名利的奉献精神。

所以,在名利面前,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在行动上始终恪守一份理智,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 “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精进之心对待“事”,惟有如此,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2013.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