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要带着温度和情感——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向明

发布者:纪检监察网发布时间:2019-10-17浏览次数:254

       越是真理的东西,越不用讲得云里雾里

  记者:有学生称您讲授的党史是“活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学习党史,您认为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王向明:学习党史,要能感受到它的温度。

  比如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时,若简单地用编年史的方式讲,人们就不容易接受。这就需要找到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切入点。比如,我们可以用毛泽东诗词来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在重大的历史时刻,毛泽东都以诗明志。青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读的时候,结合诗词里的人物、事件、典故等历史背景,毛泽东投身五四、红船创党、安源调研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在讲述毛泽东怎样成为党的核心时,有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首词将遵义会议之后的那段历史,以及毛泽东率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些神来之笔,以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

  谈理想信念,谈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怎么来的,若是空讲大道理,人们听着就枯燥,年轻人更不愿意听。马克思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马克思在17岁时,写了一篇高中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表达了他的价值观——“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民。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7岁的马克思所说的话,跟现在的青年人是很贴近的。若这样把情感融入党史的学习中,有所对比,就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记者:上过您的党课的人都说,您使用“文本分析法”和“关键词学习法”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您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王向明:文本分析,就是把关键词搞清楚,说白了就是咬文嚼字。要从文字出发,咬文嚼字地思考。比如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从逻辑上讲,要抓住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时代”这个主题。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提出适应那个时代的历史任务、重大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围绕这句话来讨论,很快就明白,毛泽东那个时代,历史提出的时代主题就是中国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精神上“站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中国人民要“富起来”。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奋斗,我们的人均GDP由过去不到250美元达到现在的9000美元。大家通过周围的变化,亲身感受到“富起来”继而“强起来”成为今天的时代主题。我们学党史的目的就达到了。

  采用关键词学习法,抓住这三个关键词的不同,就抓住了三个时代的核心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我们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不断创新的——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历史脉络中创新的地方弄清楚,使用关键词学习法,就能看清时代主题。

  党的发展史是共产党人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记者:我们党经历的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了巨大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产生的过程是怎样的?

  王向明:在一定的时代,理论是如何产生的,这就是问题导向。一个理论,不是莫名地产生的,是要回答和解决时代主题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纲就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就产生了。从1848年到1921年,时间过去了73年,空间从欧洲来到古老的东方大陆。对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这个基本理论问题。

  我们党早期曾犯过教条主义错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曾设想过应该在工人力量比较集中的地方夺取大城市,1917年列宁在苏联成功地实践了这一理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将这一理论完全照搬过来,遵循“无产阶级的城市中心革命论”,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时,中央的命令是攻打长沙,最终走了弯路。毛泽东的贡献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所以说,每一个时代,都要回答这个时代的主要问题。邓小平当年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同时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有新的历史任务、外部环境、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要学清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现在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用“八个明确”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十四个坚持”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通过一步步推导,就会明晰地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理论产生和发展过程。

  记者:党自成立始,就与“人民”二字紧密相联。党的98年发展史,是否可以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史?

  王向明:比如说“小康”一词的来历。1975年召开四届全国人大,周恩来宣布在20世纪末要建成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的国家。当时这个报告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四个现代化”成了一个时代符号、时代最强音。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意识到,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做不到的。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问中国,问邓小平,是不是到2000年,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能达到日本的水平?若回答能够达到的话,不实事求是;若回答不能达到的话,会打击全国人民的信心。所以邓小平“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古老的词“小康”。“小康”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以及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的向往。邓小平对大平正芳说,我们在2000年实现的现代化,不是日本所说的现代化,而是小康水平的现代化,这就是总体小康,即“日子好过,但不富裕”。所以在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后,我们党提出来,用20年时间,实现全面小康。

  现在回想邓小平当年的“灵机一动”,意义何在?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与老百姓对幸福生活向往的小康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党和国家的目标说到底是为了全体中国人民。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还要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民为中心”。

  有的人觉得党史离自己很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些细微的东西让我们感受到它的温度

  记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人觉得党史是个宏大的概念,不容易感受得到。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向明:一个人对于知识的理性接受,是建立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

  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一个宣传片,讲六位老汉三代劳动者接力治沙植树的故事。看了这个宣传片,让人真实地感觉我们的人民太伟大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这种高深的理论若能和身边的这些感人至深的人和事、和我们民族的奋斗融在一起,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这一段时间,美国以国家之力来打压中国、打压中国企业。华为海思总裁写给员工的信非常感人。他说,15年前,当时曾考虑过一种极限的情况,就是美国不再卖这些最好的东西给中国,中国怎么办?当时很多人认为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但华为做好了这样的准备。“15年前,数千华为的优秀儿女开始了人类科技史上最悲壮的长征。”以党史中的“长征”来体现现实生活中的这些细节,印证了中华民族是具有奋斗精神、抗争精神的民族,这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记者:在党的历史上,不断地涌现出一个个全新的理论概念。这些理论概念,有的内容太多,记不住,也就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记住这些党史理论有些什么诀窍?

  王向明:以十九大报告中的“十四个坚持”为例,有人说“十四个坚持”很难记住,其实不难记。“十四个坚持”中,有一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有一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能在“十四个坚持”中对应地找到。再加上内政、国防、外交、祖国统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十四个坚持”就能全面地理解了。

  也有人说,“四个全面”的内容第一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在“十四个坚持”中似乎找不到这一点。研究党史就会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阶段性目标,2020年就要实现了。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长期的指导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用意在哪里?实际上是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含义,而“十四个坚持”里面,有一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磨难、奋斗、伟业——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的人民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的党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业。学习党史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能正确认识党98年历史的本质;通过“而今迈步从头越”,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让历史告诉未来”,使我们更明白“履行党的使命,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党员”的重要性。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党史最大的现实意义。(李自强)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