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富国兄妹的家国情怀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榜样学习 | 杜富国兄妹的家国情怀

发布者:新闻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3-10浏览次数:46


只要祖国需要,就向前冲。时代楷模杜富国如此,妹妹杜富佳如此,他们的两个弟弟也是如此。

面对生死雷场,杜富国选择“让我来”;直面新冠病毒,杜富佳奔赴一线“尽己所能救死扶伤”。刚刚参加工作的老三杜富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ICU医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始终坚守在一线岗位。在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当兵的老四杜富强,春节刚过,就跟随战友踏上了连队最艰险的巡逻路——阿相比拉。这条巡逻路他一走就是三年。

少小秉承报国志

199111月,杜富国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是当年红九军团的所在地。父亲和母亲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为国家多作贡献,遂给4个孩子取名为“富国”“富佳”“富民”“富强”。

杜富国的父亲杜俊,为人忠厚老实,博施济众,深受乡里乡亲敬重。4个孩子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一个个长大成人,他经常嘱咐孩子们要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

4个孩子经常听老师和外公讲红军战斗故事,知道了四渡赤水、巧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等,红色基因从小就融入了杜家兄妹的血液。

杜富国家门口的小路,就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路;杜富国兄妹就读的皂角小学,就是当年红军收养革命烈士子女和遗孤的保育院。杜俊告诉记者,他经常给孩子们讲:“不要忘了红军为老百姓打天下的艰难。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关键时刻冲得上

201012月,杜富国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湄潭县城的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旁,穿上绿军装、戴上大红花,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当时杜富国的父亲杜俊开办砂石场,正缺人手,不少人都劝杜俊将杜富国留在身边帮忙,但杜俊认为,“作为一个男儿,就要到部队为国家尽忠”。

2015年夏,杜富国进入扫雷部队,第一次亲眼见到了雷区附近身体残缺的乡亲们,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一片片雷场清除,还边境人民一片净土。”

201611月,杜富国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成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组队后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员。为什么入党?杜富国说:“我入了党,就有资格走在前面挑担子、带头干。”

他在扫雷请战书上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边疆雷场多在深山密林,郁郁葱葱的植被下藏着数不清的凶险。杜富国3年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雷排爆2400余枚,处置险情20多次。

20181011日下午,老山西侧的坝子雷场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收尾工作,“嘀呜,嘀呜……”杜富国手中的探雷器响了。他用对讲机报告:“发现少部分露于地表的一个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加重手榴弹。”在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示后,杜富国对同组作业的战友艾岩说:“你退后,再退后一点,让我来。”

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地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意外发生了,“轰”的一声巨响,杜富国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危难关头勇出征

春节假期,杜富国回太平村过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有些冷清,但杜富国的回来,还是给这座农村小四合院里平添了无比的喜悦。父亲杜俊还特意买回一对红灯笼挂在门口。

 “多少年了,一家人没一起过年了!尤其是我哥能回来,我打心底里高兴。”在妹妹杜富佳眼里,今年的团圆饭,吃得特别开心。在家期间,杜富佳一直陪着杜富国,照顾饮食起居,聊一聊童年往事。

记者问杜富佳,哥哥为国致残,你们和父亲能接受吗?杜富佳说,“刚开始接到哥哥负伤的消息,全家人都蒙了,大家都无法接受。后来还是爸爸沉着冷静,他劝我们说,‘有战斗就会有流血’,大哥是为国负伤,我们应该感到骄傲,慢慢地我们才从对哥哥的担忧心情中缓解过来”。

团聚是短暂的。除夕,午饭后杜富佳就匆匆返回岗位,当晚她需要值夜班。

124日晚8时,贵州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湄潭县人民医院是贵州省指定开设新冠肺炎发热门诊的183家医疗机构之一。作为该医院急诊科护士的杜富佳更加忙碌了,为急诊患者监测体温、输液……原本希望在工作之余能再回家陪陪哥哥,但未能如愿。

 “……科学施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期间不计报酬、不论生死……”25日,在湄潭县人民医院青年突击队的请战书上,杜富佳庄重地签下了名字并摁下红手印。当天,杜富佳还将蓄了很久的一头长发剪成了短发。

221日下午,杜富佳随贵州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湖北省武汉市。226日,杜富佳正式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参加该医院东院第八病区的医疗救护工作。

踏着哥哥的英雄足迹走

春天的青藏高原,阳光普照,碧空如洗。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某边防部队,杜富强和战友刚刚从连队最艰险的巡逻路——阿相比拉返回。

阿相比拉巡逻路很艰苦,杜富强和战友们每次巡逻都要背着30公斤重的行囊,在陡峭的悬崖、崎岖的山路上攀爬,一趟下来要蹚过10余条冰河,翻越好几座雪山。

杜富强说:“巡逻很辛苦,但每当在哨点展开国旗的那一刻,我心中就升腾起无比的骄傲,也就更加理解哥哥的选择,因为我们的身后连着千家万户,连着伟大的祖国。”

小时候,杜富强是四兄妹中最喜欢模仿哥哥的,自认为是“小杜富国”。2014年,杜富国回家探亲,杜富强就把大哥的军装反反复复穿了好几回。“瞅着大哥的军人气质,我就暗下决心要参军。”

20169月,杜富强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边防战士。“从云贵小江南到海拔3000米的高原,身体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刚到部队的那段时间,头痛比较厉害。”

杜富强所在部队远离城市,荒无人烟,报纸一周才能看到一次,一年四季在雪山哨所为国戍边。

杜富强说:“巡逻是我们的日常任务,连队巡逻路大部分是在无人区,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恶劣,时常会发生洪水、泥石流;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大雪纷飞,没有坚强的毅力和意志,你就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边防战士。”

 “高原缺氧不缺精神。”杜富强凭着“多吃苦”“多忍耐”的不服输劲头,如今已成为优秀的守防人,多次出色完成巡逻任务,还被表彰为优秀士兵。

 “脱下军装,我们是兄弟;穿上军装,我和哥哥是战友。如今哥哥伤残,边防这么大,一个军人都不能少,我要踏着哥哥的足迹走,完成大哥未尽完的义务。”杜富强说。


Baidu
map